99re8热精品免费视频-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產品資訊

產品資訊

info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產品資訊 > 正文

上海公司宣傳冊印刷公司|公司宣傳冊印刷廠

印刷廠 2023-06-14 20:10 167

地方志,亦稱方志,乃一方古今總覽,包羅萬象,舉凡一地歷史沿革、山川形勝、行政建制、人物傳記、武備兵防、經濟物產、風俗民情、宗教信仰、異聞逸事等等,可以說無所不載。方志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究其源流,大約源于春秋戰國,至秦漢雜述中之郡書、地理書、都邑簿,都各自以所載內容和所取形式,開創了后世方志中的人物志、地理志、都邑志之先河。自東漢迄于北宋,千余年間,地方志書的名稱和形式多種多樣,曾以地記、地志、圖經、圖志等名稱和形式長期流行,迨至南宋,才多數稱為"××志",少數仍稱為"圖經",或稱為"乘"、"略"、"典"、書"、"錄"等。方志分為總志、地區志、專志三類。總志,又稱為"一統志",它以一朝一代的行政區域為綱,用地方志的體裁記述全國的情況。總志不具備地方區域性,不屬"地方文獻"的范疇。民國以后也未再修總志。地區志有省志、府志、州志、廳志、縣志、鄉鎮志、都邑志,此外,還有因軍事、民族事務等特殊需要而劃分的區域,也往往修有志書,如衛所志、邊關志、土司志、鹽井志等。專志是專門記述某一地區的某一項特定事物,如山志記山脈;水志記河、湖、塘、泉等;名勝志記一地的名勝古跡;風土志記一地的風俗、民情、特產;金石志記當地的銅器、碑刻等文物;經籍志或藝文志專介當地人的著作;人物志專門記述當地的著名人物。地方志具有地方區域性、歷史資料性、內容綜合性、時間連續性等特征,起"資治、教化、存史"的作用,它的特征和作用決定了它在地方文獻中的主體地位。要了解、研究和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就必然要了解、研究和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地方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獻寶藏,它悖離文獻老化規律,要求我們不斷深化對它的認識和研究,充分發掘它的利用價值,為當今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

湖南省地方志源在何時?歷代修過多少?這些都難以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說法。為方便敘述,下面分若干個歷史時期進行介紹,旁及建制沿革、修志源流,并對有代表性的志書撮要說明。

1、魏晉南北朝荊湘地記

湖南省夏周荊州地,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屬黔中、長沙二郡。漢置長沙國、桂陽、武陵、零陵三郡,皆隸屬荊州。三國屬吳,晉屬荊州,置武陵、天門、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桂陽* 郡,另有南平、臨賀2郡錯入湖南境內。晉懷帝永嘉元年(* 07),曾析荊州之長沙、衡陽、湘東、邵陵、零陵、營陽、建昌及江州之桂陽* 郡為湘州,治臨湘(今長沙市),旋于晉成帝咸和三年(* 2* )省。

荊湘地記亡佚無可考,有輯佚本者,《桂陽記》為湖南省最早志書,《桂陽記》,魏楊元鳳纂,存金谿王氏《漢唐地理書鈔輯本》,魏吳荊州桂陽郡,今湖南衡陽以南郴州一帶。最著者,有(劉宋)盛弘之《荊州記》、(晉)羅含《湘中山水記》。撰《荊州記》者,有晉范汪,劉宋盛弘之、庾仲雍、郭仲產、劉澄之及佚名* 家,以盛弘之所撰最為有名。清王謨指出"按《荊州記》作者數家,惟盛弘之最著,諸書稱引,盛弘之亦最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了清陳運溶、王仁俊輯、石洪運點校的《荊州記》九種,列入《湖北地方古籍文獻叢書》。各種《荊州記》均已佚亡,原書無考,現只存王謨及陳運溶輯佚文字,以陳運溶輯(劉宋)盛弘之《荊州記》輯幅最大,體制亦最近原書。佚文是依晉郡縣次序,鉤稽排比,分條載事,內容約分為述地理、載物產、明舊事、記古跡、錄神話傳說。輯錄盛記原文之后,并附佐證文字,為輯佚本的四分之三,可目為《荊州記輯本考證》。考弘之,《宋書》無傳,其事跡莫詳,僅《隋書·經籍志》云:宋臨川王侍郎盛弘之。晉羅含纂《湘中山水記》,該書《水經注》、《白氏六帖》、《太平御覽》均引作《湘中記》。輯佚文一是記水,二是載山,三是述物產,四是明古跡。羅含(29* ~* * 9),字君章。耒陽人。祖父彥,官臨海太守。父綏,官滎陽太守。少孤,養于叔母。荊州刺史庾亮以為江夏郡從事,旋轉州主簿。桓溫任荊州刺吏,轉州別駕。庾亮稱含為"湘中之琳瑯",桓溫贊之為"荊楚之材"、"江左之秀"。屢官至宜都太守、散騎常侍、侍中,后轉為廷尉、長沙相,以老致仕,加中散大夫。含既為地學家,又是哲學家,有其哲學代表作《更生論》行于世。

地志與地記實質上無多大區別,不過名稱略異而已。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梁元帝蕭繹撰《荊南地志》2卷,《漢唐地理書鈔》、《麓山精舍叢書》有輯佚文,一是述地理疆域,二是釋地名,三是標山川,四是載居民,五是標物產,六是明舊事,七是記冢墓。《荊南地志》所載為荊南一地疆域、地理、民情、物產、舊事、冢墓等,橫排門類,綜貫古今。

秦漢郡書,多記郡國鄉邦先賢耆舊節行,正如唐劉知幾謂"郡書者,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涉及湖湘鄉賢人物,有存目可查者,僅后漢王粲纂《荊州文學記官志》、晉張方纂《楚國先賢傳十二卷》、魏晉時人鄒閎甫纂《楚國先賢傳》、晉高范纂《荊州先賢傳三卷》、吳張勝纂《桂陽先賢畫贊一卷》、佚名纂《零陵先賢傳》(《說郛》本)、晉劉彧纂《長沙舊傳贊三卷》數種,均佚亡,輯本內容甚少。宋元以后,漸用專志記載一方耆舊先賢,不再纂專書。因而,"郡書"一類似可為后世"方志·人物志"之發端,張國淦將《荊州文學記官志》等列入所編《中國古方志考》中大概也緣于此。還有專記風俗的,如《荊楚歲時記》,宗懔著。宗懔,南朝梁人,以文名重于時。《荊楚歲時記》,正文以時為序,記述古荊楚大地的節令風俗,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資料,是為方志民俗志之濫觴。

上述散佚志書主要是清代學者從《補三國藝文志》、《補晉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唐書·經籍志》、《宋史·藝文志》、《國史·經籍志》、《北堂書鈔》、《輿地紀勝》、《太平寰宇記》、《太平御覽》、《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出的片段殘句,編成一些輯佚書,其中有金谿王氏《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善化陳氏《荊湘地記輯本》、《荊湖圖經輯本》、《歷朝傳記輯本》(以上皆刊刻在清光緒宣統間湘西陳氏刻《麓山精舍叢書》中)和蒲圻張氏《大典輯本》,以陳氏(運溶)輯錄最多。著名方志學家朱士嘉在《中國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史料價值》一文中說:"陳運溶輯錄了南北朝湖廣地區古方志* 0多部。每部篇幅有限,少則幾條,多則二三十條,但還能反映各該地區的氣候、地貌、土壤、水利、資源、土特產及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發展概況;關于少數民族的活動,中草藥的分布和猿人生活也有所記載。陳運溶等人的辛勤勞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也為我們研究古方志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運溶,字蕓畦,清末湖南善化(今長沙)人,長于史學,撰有《大清一統輿圖海道集釋》、《亞歐兩洲沿岸海道紀要》、《古海國沿革考》、《后漢書大秦國傳補注》、《湘城訪古錄》等。喜輯佚,有多種輯佚本行世,堪稱清末一輯佚大家。

2、隋唐荊湖圖經

隋置長沙、衡山、桂陽、巴陵、零陵、武陵、澧陽、沅陵* 郡,唐分屬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黔中道(治黔州,今四川彭水縣),在湖南境內共置1* 州郡和1個羈縻州。代宗廣德二年(7* * )置湖南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簡稱湖南觀察使,駐衡州,"湖南"之名由此始。大歷五年(7* 9),湖南觀察使徒治潭州(今長沙市)。五代十國在湖南境內建馬楚政權。

魏晉南北朝,圖經之書未能發達,始興于地記和地志轉衰以后,即隋唐二代。圖經是從古地圖演變而來的一種有圖有文字說明的志書體裁。秦漢以后,繪制地圖的技術日趨成熟。197* 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三幅西漢初年的地圖,其中一幅是地形圖,畫的主要是漢初所封長沙國的南部,即今湘江上游瀟水流域一帶。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繪制的地圖,圖例統一,比例大致適當,圖上有山脈河流的名稱、居民地的分布。西漢繪制的大量地圖,啟迪了東漢圖經的出現,但至隋以后,才有記載。據不完全統計,隋朝* 0余年,各地修圖經* 種,無湖南一地。唐代圖經,《中國古方志考》載有《武陵圖經》、《岳州圖經》、《邵陽圖經》、《湘陰圖經》、《茶陵圖經》,全佚,無可考。陳運溶在《荊湖圖經》中說:"茲所輯者,如《長沙圖經》、《衡州圖經》、《衡山圖經》、《道州圖經》、《朗州圖經》、《澧州圖經》、《湖南風土記》,以上皆唐人所撰也,其作者姓名無考。"但考察當時的歷史情況,似還不止此數。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憲宗元和十四年(* 19),因諫阻憲宗迎佛骨,第二次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安)刺史,將路經韶州(今廣東韶關)時,向韶州太守借看圖經:"曲江山水由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愿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唐纂"韶州圖經",史書無載。韓愈兩次被貶廣東,數次過湖南境地。第一次被貶是貞元十九年(* 0* ),京畿大旱,上書請寬緩征賦,被逐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永貞元年(* 0* )遇大赦,離陽山到郴州待命,盤桓三月,遍游郴州名勝,寫有《郴江》、《叉魚詩》、《郴江禱雨》等詩篇,可能在郴州瀏覽時也是"每逢佳處便開看"圖經的,有元王都中詩"叉魚亭"(后人為紀念韓愈賦"叉魚詩"而修)"昌黎(韓愈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曾此賦叉魚,披荊尋碑考郡圖"為證。韓愈在湖湘期間,吊屈原,謁南岳,都有詩篇遺世。每到一地,也是有可能借看圖經的。在唐朝,現僅存《南岳小錄》一卷,唐道士李沖昭撰,是專記南岳衡山的志書,也是湖南現存最早的志書。沖昭,一作仲昭。卷首自序云:"弱年悟道,近歲依師。洎臨岳門,頻訪靈跡。遍閱古碑及《衡山圖經》、《湘中記》,仍致詰于師資長者,岳下耆年。或得一事,旋貯篋笥。撮而直書,總成一卷。"該書成于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全書列* * 目,* 000余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書中先列五峰三澗,次敘宮觀祠廟壇院之屬,而以歷代得道飛升之跡附之。雖黃冠自張其教,不無夸誕之辭,而唐世名山洞府之書,如盧鴻一《嵩山記》、張密《廬山雜記》、令狐見堯《玉笥山記》、杜光庭《武夷山記》,今并無存。此獨以舊本流傳,勝境靈蹤,足資掌故,是亦考圖經者所宜征據矣。"可見《南岳小錄》是唐代唯一留下的關于名山洞府之書。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為明代蔡汝楠守衡州時所刻本。

* 、宋元湖南地方志書

湖南一境宋屬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今湖北、湖南兩省西南部地,荊湖南路,今洞庭湖以南地。在今湖南省境內,轄12州。元時,除永順安撫司地屬四川行中書省外,絕大部分地區屬湖廣行中書省。

到北宋時,朝廷幾次下令各地纂修圖經,特別是宋真宗時期,任命翰林學士李宗諤等人,按照統一的體制,對所有的圖經重新加工。到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修成《祥符州縣圖經》1* * * 卷,另有目錄2卷,抄成* * 2本,在第二年頒發各地。湖南一境甚多,比較重要的有《祥符衡州圖經》、《祥符茶陵圖經》、《祥符郴州圖經》等。前兩種有清陳運溶從《輿地記勝》中輯錄的佚文,記山川河流,考地理沿革,明故城古跡。《中國古方志考》說《祥符衡州圖經》"宋李宗諤纂"不準確。于《祥符郴州圖經》,李宗諤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詳細地敘述了郴州從夏周至西漢景德元年的建置沿革,間有戶口數,脈落清晰可考。還有屬于"通志"性質的宋佚名纂《荊湖北路圖經》六十三卷、《荊湖南路圖經》三十九卷,宋《紹興秘書省續到四庫闕書目》卷二、《國史·經籍志》都有記載。圖志是一度出現在隋、唐、宋、元的一種地方志書,它同圖經實是一類,內容和形式并無多大差別,亦是先有圖有文,后圖亡而僅存文字。隋唐二朝,湖南無圖志記載。至南宋才有圖志數種,紹興《衡陽圖志》(宋張敦頤纂),淳熙《舂陵圖志》(宋趙汝誼修,章穎纂)、《邵陽圖志》(宋李韋之纂)、《桂陽圖志》(宋鄭紳纂),淳祐《湘陰圖志》(宋胡哲纂),《澧州圖志八卷》(宋霍箎纂),均亡佚無從考察其內容和體例。

地方志書在南宋有很大發展,方志體例、結構已基本定型,圖經、圖志與方志已融合為一。正如方志學家張國淦在考察早期志書后所言:"方志之書,至趙宋而體例始備。舉凡輿圖、疆域、山川、名勝、建置、職官、賦稅、物產、鄉里、風俗、人物、方技、金石、藝文、災異無不匯于一編。隋唐以前,則多分別單行,各自為書。其門類亦不過地圖、山川、風土、人物、物產數種而已。"(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敘例")南宋時,湖南稱為"圖經"、"圖志"的志書不多,而"志"的數量有較大增加。有目可查的有《長沙志五十二卷》(宋趙善俊修,褚孝錫纂)、《續長沙志十一卷》(宋佚名纂),錄紹興以后事,《星沙集志》(宋真德秀纂),《淥江志十二卷》(宋張耕纂),《瀏川記》(宋佚名纂),(淳祐)《攸縣志》(宋佚名纂),《都梁志二卷》(宋鄭昉纂),《岳陽甲志二卷》(宋馬子嚴纂)、《岳陽乙志三卷》(宋張聲道纂),(寶祐)《平江志》(宋佚名纂),《衡陽志》(宋宋剛仲纂),《零陵志十卷》(宋張埏纂)、《零陵志十卷》(宋徐志明纂),《桂陽志五卷》(宋周端朝纂),《黔陽志》(宋饒敏學纂)等。張埏,孝宗朝知永州,淳熙年間修《零陵志十卷》,徐自明在嘉定十年知永州,越二年,重修成《零陵志十卷》,其間* 0年,兩修《零陵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宋時期湖南地方志纂修工作的迅速開展。上述志書全佚,有輯佚文字行世。

兩宋時期,還有衡山李芾《南岳衡山記》,南岳釋文政《南岳尋勝錄》,佚名氏的《湘水記》、《沅水記》、《洞庭譜記》,周衡《湘中新記》,武陵柳拱辰《永州風俗記》,佚名氏《道州風俗記》、《沅陵風俗記》,吳致堯《九疑考古》、洛陽陳與義《岳陽記錄》,臨江徐得之《郴江記》,縉云田渭《辰州風土記》等。比較重要的有《南岳總勝集》、《岳陽風土記》、《溪蠻叢笑》。《南岳總勝集》* 卷,為南岳道士陳田夫所著。田夫,字耕叟,居南岳九真洞老圃庵,往來于七十二峰。* 0多年間,訪求前古異人高僧靈跡,考其事而紀之,斷自三皇以來,迄于宋,凡四五萬言,分上、中、下卷。首卷列1個總圖、* 個分圖,及五峰靈跡,又洞天福地以至歷代帝王為27類。中卷敘寺觀及所產雜藥、奇花、靈草、珍禽異獸。下卷敘唐宋異人高僧,末附隱逸之士。清阮元評曰:"征引博而敘述簡,深有體要"。此書被收入《道藏》,是一部關于南岳道教、風土古跡的史料書。《岳陽風土記》在明嘉靖刻本《古今逸史》中,被收入《四庫全書》,建安范致明纂。致明,字晦叔,元符進士,徽宗時以宣德郎謫監岳州酒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介此書曰:"書雖一卷,而于郡縣沿革,山川改易,古跡存亡,考證特詳。如樂史《太平寰宇記》謂大江流入洞庭,致明則謂洞庭會江,江不入洞庭,惟荊江夏秋暴漲,乃逆泛而入,三五日即還,名曰翻流水。……沈亞之《湘中怨》,記岳陽樓聞汜人之歌,致明則核以地形,謂舟中之歌,樓上不辨。杜佑《通典》謂巴邱湖中有曹洲,即曹公為吳所敗燒船處,在今縣南四十里。致明則謂今縣西雖有曹公渡,考之地理,與周瑜曹操相遇處絕不相干。……酈道元《水經注》謂澧水會沅,然后入湖。致明則謂澧沅雖相通而各自入湖,澧所入處名澧口,沅所入處名鼎江口,皆確有引據,異他地志之附會。其他軼聞逸事,亦頗資采擇,敘述尤為雅潔,在宋人風土書中,可謂佳本矣。"《溪蠻叢笑》一卷,南宋朱輔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溪蠻者,即《后漢書》所謂五溪蠻,章懷太子注,稱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今在辰州界者是也。輔蓋嘗用官其地,故據所聞見作為是書,所記諸蠻風土物產頗備,如闌干布之傳于漢代,三脊茅之出于包茅山,數典亦為詳贍。至其俗尚之異,種類之別,曲折纖悉,臚列明析。事雖鄙而詞頗雅,可謂工于敘述,用資考證,多益見聞,因不容以瑣屑廢焉。"以上諸書,今都有整理校勘本問世。

元代地方志書,特別是方志,繼續有所發展。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三年命大學士札馬刺丁會同奉直大夫秘書少監虞應龍修《大元大一統志》,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內容宏富,體例周備,已是定型方志。元以少數民族君臨中原后,原來志事中斷的廣大長江以北地區的修志事業也重新恢復和發展起來,而長江以南諸省,較之南宋時代,修志事業卻呈下滑趨勢。《中國古方志考》記元代湖南屬地方志很少,有《元古羅志》(元鄧紳伯集),《茶陵州志》(元佚名纂),《岳陽郡志》(元佚名纂),《延祐平江州志》(元按攤不花纂,據《隆慶岳州府志》載:按攤不花,延祐間判平江,纂州志有功,文章政事重于時),《武陵續志》(元佚名纂,明《永樂大典》引7條),《元'衡州路'志》(元佚名纂),《永州路志》(元鄧桂賢纂),《郴江志》(元佚名纂),《郴州路志》(元王都中纂,光緒《湖南通志》"當即《郴江志》",王都中知郴州,是元仁宗皇慶二年,上述"兩志"都是皇慶二年以后所修,《郴江志》載王都中著《郴州北湖始末記》,可能光緒《湖南通志》所斷正確),《黔陽縣志》(元朵爾赤云甫纂)等,又據明崇禎十二年修纂的《長沙府志》序言,《長沙府志》始修于元大德年間,由時任潭州路學正鄧桂賢纂修。上述元代方志均已散失,現見存的1* 0余種元代方志,湖南沒有1種。輯佚本大都不載具體內容,或所輯材料零璣寸壁,難以窺其全貌。

* 、明清湖南地方志

明太祖洪武九年(1* 7* )改湖廣行中書省為湖廣布政使司,仍稱湖廣省(治武昌),省下改路為府。清康熙三年(1* * * ),分湖廣右布政使駐長沙,為湖南建省之始,雍正元年(172* ),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

有明一代,各地修志蔚然成風。明朝永樂年間,政府制定了修志條例頒告天下。到了明朝中葉,已經是"天下藩郡州邑莫不有志"(沈庠《(正德)上元縣志序》)。據19* * 年謝華《湖南省志·總序》,湖南"明代修的有百五十六種"。方志毀于兵燹、水、火災、蟲害者甚多,在明正德年間,即有人稱當時方志存者僅"十之五六"(陳珂明正德《漳州府志序》),進而可以推論,明代湖南方志遠不止1* * 種。在明代纂修的省志有:(正德)《湖廣圖經志書二十卷》,是現存最早的涉及湖南全省范圍的一部省志,明成化二十年(1* * * )湖廣督學副使薛綱創修,正德年間任右都御史吳廷舉續而編,有明嘉靖刻本。另一部是(萬歷)《湖廣總志九十八卷》,明徐學謨纂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學謨,嘉定人,四任湖廣,習其故事,此其萬歷時為左布政使時所作也。"此書按事類分為* 2門,是參照明朝政府制定的《纂修志書凡例》來設置類目的。現存府、縣志有:(嘉靖)《長沙府志》、(崇禎)《長沙府志》,(嘉靖)《瀏陽縣志》,(嘉靖)《茶陵州志》,(嘉靖)《湘潭縣志》,(嘉靖)《衡州府志》、(萬歷)《衡州府志》,(弘治)《衡山縣志》,(隆慶)《寶慶府志》,(弘治)《湖廣岳州府志》、(隆慶)《岳州府志》,(萬歷)《華容縣志》,(嘉靖)《湘陰縣志》,(萬歷)《郴州志》,(洪武)《永州府志》、(弘治)《永州府志》、(隆慶)《永州府志》,(萬歷)《寧遠縣志》,(萬歷)《道州志》,(萬歷二年)《江華縣志》、(萬歷二十九年)《江華縣志》(是志萬歷原刻本早已散失,有順治十五年刻本傳世,史事也增至順治十五年),(嘉靖)《新寧縣志》,(嘉靖)《新化縣志》,(嘉靖)《安化縣志》,(嘉靖)《常德府志》,(萬歷)《桃源縣志》,(萬歷)《慈利縣志》,(嘉靖)《澧州志》、(萬歷)《澧紀》,(萬歷)《辰州府志》,(洪武)《靖州志》。上述府、縣志,(洪武)《靖州志》為洪武初年抄本,其余為刻本,最早的是(洪武)《永州府志》,又名《永州府圖志》,是志體例承襲宋元舊志,內容詳收元明府事,有湖南古方志之風貌,為現存最早的湖南境屬府志,有殘本藏國家圖書館。最晚的是(崇禎)《長沙府志》,是志一因舊志,內容有所損益,如祥異門記崇禎四年至十二年* 次地震以及崇禎末年瀏陽、湘鄉、湘潭、醴陵等地農民起義情況。較著者,有(嘉靖)《長沙府志》,體例別具一格,悉遵《史記》譜表結合,備載長沙歷代人物、流寓、官宦;(隆慶)《岳州府志》,內容注重國計民生,記水利設施、人口增減、賦稅損益、農、礦產品等,每門冠以小序,提要勾玄;(嘉靖)《常德府志》一改舊志多張羅形勝、藻飾藝文之弊,記疆域經緯、人口賦稅、政教風化、民生日用,能綱目相濟,條分縷析,內容于舊志增十之六七。明朝270多年間,很多府、縣志都是多次纂修,如《長沙府志》,初修于永樂年間,二修于嘉靖初年,三修于萬歷二十一年,四修于崇禎十二年;《永州府志》一為洪武十六年虞自鉻、胡璉纂修,二為弘治七年姚昺纂修,三為嘉靖二十四年戴維斯纂修,四為隆慶五年史朝富纂修,五為萬歷四十七年林士標纂修;五修《平江縣志》,惜無存世之本。在明代,湖南地方志,不僅數量增多,而且品種也增加了。有山水志,如《衡岳志》(彭簪纂于嘉靖戊子七年,姚宏謨于隆慶辛未五年重訂);《九疑山志》,明萬歷中,蔣鐄官寧遠縣知縣時創修,"首紀祭舜陵文,次載形勝、古跡、人物、仙釋、土產,次錄前人碑記、詩文。崇禎中,平陵俞向葵為令,復補圖于卷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書院志,《岳麓書院志》,明正德九年(1* 1* ),由山長攸縣陳論首纂,明萬歷年間長沙知府濱州吳道行重修,到善化吳道行任山長再次重修,刪并增補,于崇禎六年(1* * * )成書10卷,惜散佚;《石鼓書院志》,富順周詔于嘉靖癸巳十二年官衡州府知府時所修,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譏為"潦草漏略,殊無義例,蓋書帕本也。"萬歷中,李安仁官衡州府知府時"因周詔舊志重修,分上下部。上部紀地理、室宇、人物、名宦,下部藝文,采據較詔志為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很可能還有土司志、衛所志之類型,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元代建立起來的土司制度,土司以宣慰使司為最大,下轄安撫使司、長官司、土州和土舍等。在今湖南"苗蠻"地區,有永順軍民宣慰使司、桑植宣慰使司、柿溪宣撫司及上下峒長官司,在這些地區,按明朝政府要求,似應修過都司志、衛所志等,惜未見歷史記載。明代湖南地方志,主要入藏在全國各大圖書館、檔案館、寧波天一閣,還有日本、美國一些圖書收藏單位。有《湖南圖書館館藏地方志目錄》(附"本館藏未入藏的湖南地方志目錄")可資檢索。

清代是古代地方志書發展的鼎盛時期,有人估計,我國現存方志約有12000余種,反映在《中國地方志吉印通 目錄》中者有* 000多種,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清代纂修的。湖南現存地方志* 00多種,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清代方志,約占全國現存清代方志總數的四分之一。至道光年間,湖南布政使司轄* 道、9府、* 直隸州、* 直隸廳、* * 縣、7散州、1散廳。幾乎每個府、州、廳、縣都修有志,且多有幾修。湖南獨立建省后,而康熙二十三年和雍正十一年兩省纂修省志,仍合湖北、湖南于一志,曰(康熙)《湖廣通志》、(雍正)《湖廣通志》。后志"據康熙甲子舊志為本,而以類附益之。其目或增或并,總為三十一門又附見者十三門。人物門內又別為子目。條分縷析,按籍可稽。惟長沙遠隔洞庭,當時開局武昌、采訪未周,故所載稍略,不及湖北之詳備"。(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直到乾隆二十一年(17* * ),由湖南巡撫陳宏謀、布政使楊延璋創修《湖南通志》,范咸、歐陽正煥纂,乾隆二十二年成書付梓。這是一部獨立的湖南省志,上承康熙、雍正《湖廣通志》,續增雍正九年(17* 1)至乾隆元年湖南史事,正文凡* 7門,各門較前志都有所損益,斟酌精審,訂偽正誤,在湖南省志纂修史上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嘉慶二十一年(1* 1* )二修《湖南通志》,二十五年刻,巴哈布、翁元圻等修,王煦、羅廷彥纂。該書二百一十九卷首三卷末六卷,附岳麓書院書目一卷、城南書院書目一卷。所列各門,征古求信,辨疑補漏。金石一門頗具特色,"以楚南少究金石者,故為(瞿)中溶所獨任,遵乾嘉諸儒金石例,而不循前人通志舊例,甄錄賅備,考證精詳,蓋秉其外舅錢大昕之學,淵源有自,故能獨臻美備,為從來輿地志所未見也。"(葉定侯《續修湖南通志之我見》,見《湖南文獻匯編》第一輯)。光緒年間,有《湖南通志》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同治初年,湖南巡撫李翰章倡修,后任巡撫卞寶第等人玉成其事,曾國荃、郭嵩燾等纂。是志同治七年(1* * * )開局采訪,十三年編輯,光緒五年(1* 79)成書付梓,十一年刊竟行世。仿賈漢復纂修的(順治)《河南通志》式,分十五門三十四目,卷帙浩繁,資料宏富,約1200萬字,是迄清末一部內容最為豐富,最具參考價值的省志。雖仍舊志十之七八,新增者十之二三,而體例謹嚴,征引有據,"視舊志增并不一,所引諸書,皆俱列原文,標列出典,頗為精詳",尤其是"書中間有案語,以考異同,亦均典核可取"(《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地理門詳記湖湘輿圖、郡縣沿革、分野、經緯、山川、形勝、古跡、陵墓、風俗。武備門上溯秦漢至清歷代戰亂及其兵備防務,詳近略遠,記曾國藩、左宗棠等湘軍將領辦團防,增水師,練湘勇楚勇,征剿太平軍、"捻匪",平息"回亂"等尤為詳細,然立場相左,卻為研究清代社會動亂提供了珍貴史料。人物門占篇幅四分之一,歷代湘籍人物及流寓者,凡見之文獻,悉為收錄。藝文門蒐集湖湘文人墨客之述作,蔚為大觀。民國二十三年(19* * ),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該志,合廣東、浙江、湖北、山東、畿輔,匯印成精裝本六省通志。清代纂修的湖南省府、州、廳、縣志* 10余種,據《中國地方志吉印通 目錄》記載,現存* * 0種。其中體例嚴謹、內容豐富,參考價值比較大的有:章學誠參加纂修的《常德府志》。常德有志始于明永樂,凡六修,多散佚,清乾隆以后續修,未成稿。章學誠提出了"方志乃一方全史"之說,修志必須遵循"史家法度",體例結構是立"志"、"掌故"、"文征"三書,"仿紀傳正史之體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體而作掌故,仿《文選》、《文苑》之體而作文征。三書相輔而行,闕一不可;合而為一,尤不可也。"(《方志立三書議》,見《遺書》卷十四,方志略例一)。章氏在《為畢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中云:"府志輯于康熙九年,故冊荒陋,不可究詰;百余年之文獻,又邈然無征。于是請事重修,余謂此能知其大也。雖然,方志遍寰宇矣,賢長吏知政貴有恒,而載筆之士不知辭尚體要,猥蕪雜濫,無譏焉耳,即有矯出流俗,或文人矜于辭采,學士侈其蒐羅,而于事之關于經濟,文之出于史裁,則未議之耳。會稽章典籍學誠,游于余門,數為余言史事,犁然有當于余心。……俗志附會古跡,題詠八景,無實靡文,概從刪落。……今以藝文專載書目,詩文不可混于史裁,別撰文征七卷,自為一書,與志相輔而行;其搜剔之余,畸言脞說,無當經論,而有資談助者,更為叢談一卷,皆不入于志篇。"惜此志未成書付梓,然纂修于嘉慶十八年的《常德府志》續修前志,歷時* 月成70萬字即刊行問世,是志列類設目、內容取舍都充分體現了章學誠的修志思想。王闿運纂(同治)《桂陽直隸州志》、(同治)《清泉縣志》、(光緒)《湘潭縣志》。闿運,字壬秋,湖南湘潭人,湘中名士,文章學問名滿天下,所纂方志,信守章學誠"志即史也"之修志宗旨。(同治)《桂陽直隸州志》篇目仿《史記》,分志、紀、傳、表、圖,以敘錄一篇殿后,交待纂修始末。創列"洞徭志",詳紀瑤族源流、歷史演變、民族特征、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以及統治階級對瑤民的統治和瑤民舉行起義等情況。敘述"繁而不蕪,簡而不漏"。棄舊志采天文星野之文,全用開方計里,咸取經緯之說。在"水道志"中,仿酈道元《水經注》,以水為綱,兼及名勝古跡、橋梁渡口、物產民情,以及神話故事,靡不備錄。所書持論平正,如"洞徭篇":"徭……其于內民,初相見,格不入,稍習,親愛骨肉不逮也。與人市,不二價,馴樸畏事,榛榛狉狉,有上古之風。""及宋、元所以致寇,由苛斂褻國威,非徭生禍也。道光時平徭,外所傳將帥功烈矣,非州人所得知也。"(光緒)《湘潭縣志》經王闿運刪削增補總其成,親筆書寫上版,光緒十五年印行,世人為之矚目,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也是方志學家的黎錦熙推崇備至,"觀其超俗擬古,竟在章(學誠)氏以上"。郭嵩燾纂(光緒)《湘陰縣圖志》,嵩燾,字伯琛,號筠仙,邑人。光緒元年(1* 7* )任福建按察使,擢兵部侍郎,旋奉命出使英國,兼駐法大臣,為我國第一任駐外公使,以熟悉洋務著稱。而仕途阻滯,在湖南講學著書終其余生。所纂《湘陰縣圖志》,分輿圖、表、志、傳四體。輿圖分經緯圖、總圖、城圖、沿革圖、水道圖、二十九局分圖共7* 幅,為求輿圖之精審,聘當時輿地學家鄒世詒繪制。每圖之后,各有詳細考證注釋,以符圖經志緯之式。"此書名為公修,其實嵩燾一家之言也"(《湘陰縣圖志》卷末"跋后")。鄧顯鶴纂(道光)《寶慶府志》,顯鶴,字子立,號湘皋,湖南新化人。博覽群書,以文名于世,于湖南地方文獻,搜討尤勤。以古稀之年慨然受命總纂,并薦其同鄉、著名地圖學家鄒漢勛任同纂,"相與援翰執素,廣訪博咨"。是志肇自道光二十五年(1* * * ),二十九年而書成。仿紀傳體史書體例,分紀、表、圖、記、書、略、錄、傳* 綱* * 目,約200萬字。卷帙浩繁,搜羅宏富,編排取舍適當。所繪各圖,均出自漢勛伯仲及子姪之手,于鄉村界址、山水原委以及居民氏族"縷述無遺",精審詳明而切于實用。是志問世后,即為方志界所稱道,被視為"博贍精祥,典雅宏麗"的"最為精善"之作,梁啟超稱其為清代名志。著名的還有陶汝鼐纂(順治)《寧鄉縣志》、王文清纂(乾隆)《寧鄉縣志》,曠敏本纂(乾隆)《衡州府志》,陶澍纂(嘉慶)《安化縣志》等。在清朝,湘西各府、縣、廳普修方志,還修有宣慰司志、衛志,如(清)《永順宣慰司志》,是志舊傳為清初彭姓土司所作,記土司歷代源流及順治前后各類情況皆詳實明晰,是考證土司制度及研究少數民族人物的珍貴原始文獻,惜原書久佚,僅殘存抄本。(康熙)《九溪衛志》,九溪,今湖南慈利,自明初設衛,前此無志。是志于康熙二十四年(1* * * )奉檄修成。后附添平(今湖南石門)、麻寮(今湖北鶴豐)二所志,為研究明末清初苗疆衛所制度的重要史料。(康熙)《永定衛志》,記山、洞、潭、溪等* * 處,首載風景勝地天門山1* 峰峰名,對開發大庸旅游資源有重要價值。光緒三十一年(190* )后,湖南各地編修了一大批鄉土志,如郴州、宜章、耒陽、桂陽、清泉、永興、桂東、邵陽、城步、益陽、會同、靖州、龍山、永定、安鄉、辰州、瀏陽等府、縣鄉土志,目的是為新式學堂提供鄉土教材,教育莘莘學子愛國愛鄉,圖強變革,"中國維新,振興學校。宗旨教人,愛國為要。愛國之心,始自一方",不愛家鄉,何以愛國?清學部在光緒三十一年還專門頒發了"鄉土志例目",列出"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民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共1* 類,統一規范鄉土志的編修。鄉土志要求淺顯、簡明、通俗,于兒童起啟蒙作用,可以視為府、縣志的兒童版。鄉土志中有一些編得很好的,如《瀏陽鄉土志》,肇修于光緒三十二年(190* ),邑人黃徵纂。徵,又名祖勛,字穎初,廩貢生,擅文章,有經世之才,早年與譚嗣同同游,深受其思想影響。1907年末或190* 年初成稿,終清之世,惜未付梓。由后人帶往臺灣,19* 7年,始由黃徵之子彰任、彰健、彰位以"非賣品"形式在臺北出版面世,即受到方志界的推崇,被譽為晚清鄉土志之翹楚。是志一是篇幅大,十五卷,約1* 萬字,為海內鄉土志所少見。二是取材謹嚴,于舊志"皆取其確實可據者","其為舊志所無,則悉憑此次調查所得,綴錄成篇。事為其創,雖有不盡,究無不實"。三是重經濟,有實業、物產、制造、商務* 篇,幾占全書五分之一,舊志"皆闕略不備"。各篇前綴簡論,實業按土、農、工、商、計10* 種職業逐一序列,其余三篇均分類列表,以期文約事半。對瀏陽土特產,如瀏陽鞭炮、瀏陽菊花石雕的記述,更是濃墨重彩,詳而無遺,并強調"極人工以良其品","為營業競爭之具","盡地利以報其源"。整個清代,專志之修,雜然紛呈。山水志如(康熙)《長沙府岳麓志》、(乾隆)《南岳志》、(嘉慶)《九疑山志》、(道光)《洞庭湖志》、(乾隆)《浯溪新志》等;名勝志如(光緒)《長沙定王臺志》、(光緒)《長沙賈太傅祠志》、(道光)《炎陵志》等;寺廟志如(康熙)《大溈山古密印寺志》、(雍正)《衡陽紫云峰佛國禪寺通志》等;書院志如(同治)《長沙岳麓書院志》、(光緒)《瀏陽敬學堂志》等;有民族志如《楚南苗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國朝段汝霖撰。……是書乃汝霖為湖南永綏同知時所作。前五卷皆載苗人種類風俗物產言語衣服,及歷朝控御撫治之法。……體例冗雜,敘述亦不甚雅馴,而得諸見聞,事皆質實。"

* 、民國湖南地方志

辛亥革命后,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1922年,撤銷道制,僅存省、縣兩級。至民國三十二年(19* * ),全省有2個省轄市、77個縣。

1917年,北洋政府曾下達要求全國修志的通令,軍閥混戰,諸侯割據,"通令"只是一紙空文而已。國民政府在1929年頒布了《修志事例概要》,要求"各省應于各省會所在地設立省通志館","即由該館編擬志書凡例及分類綱目"上報內政部。19* * 年,又公布了《地方志書纂修辦法》九條,規定省志* 0年一修,市、縣志1* 年一修。19* * 年,再次重申這個"辦法",并制定了《各省市縣文獻委員會組織章程》11條。這些措施,也無疑對修志工作起了一定的組織和推動作用。但民國時期,是吉印通 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戰爭頻仍,寇氛日熾,內憂外患,風雨如晦,浩浩中國,有幾處能放下幾張書桌來安心修志啊!地方志事業從清代輝煌的高峰踏上了崎嶇曲折的路程。湖南省府按照國民政府的要求,于民國三十五年(19* * )八月一日成立了湖南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一職,初由省府主席王東原兼任,旋即由時為省參議會議員、省府顧問的仇鰲接任,聘各界名流* * 人為委員,組織了10多人的專門工作班子,分編纂組、采集組、整理組、總務組,各司其責。總的任務是"除計劃纂修省志導修縣志外,凡關文獻之征集保管整理宣揚以及政制禮俗人物特產與人民生活之調查。"文獻委員會成立后,擬定了《湖南省志纂修原則及征集材料項目草案》、《湖南省志材料征集辦法》等文件,著手進行地方史志資料的調查、收集、研究、整理工作。在委任省志各分志主纂人時,注意了"選任專材",如主纂"藝文志"的楊樹達、李肖聃,湖南大學教授,對湖湘文化研究的權威學者,楊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主纂"財政志"的李銳,財政廳廳長,曾入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進修,任過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國民政府財政部秘書、稅務署副署長;主纂"教育志"的王鳳喈,教育廳廳長,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學位;主纂"方言志"的黎錦熙,國內一流的語言學家。至民國三十八年(19* 9)七月,省志初稿尚未編寫出來,有大事記、地理志、建置志、政務志、財務志、生計志、教育志、司法志、氏族志、人物志、禮俗志、宗教志、救恤志、實業志等分志的史料輯錄本,記事起清末光緒迄民國,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從當時各圖書館、機關團體所藏圖書、報刊、文書檔案中有選擇性地輯錄材料序列成冊。這些輯錄出來的史料對后世修志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出版了《湖南文獻匯編》(第一、二輯),還有些為修史作準備的調查資料。雖世事滄桑、人員更替,幸資料尚未流失,現保存在湖南圖書館。

民國時期,湖南所修縣志很少。79個行政建置單位,正式出版的,已知有寧鄉、醴陵、嘉禾、宜章、汝城、寧遠、藍山、祁陽、慈利、石門、澧縣、安鄉、辰溪、溆浦、永順、龍山等縣志,還有些稿本、抄本,如長沙、城步、桃源、沅陵等縣志,再加上一些縣鄉土志,總數在* 0種左右。其中《寧鄉縣志》、《醴陵縣志》、《慈利縣志》為民國湖南省縣志中的佼佼者。(民國)《寧鄉縣志》,周震麟修,劉宗向纂。纂修者均為湖湘名流,宗向曾任湖南高等師范校長,湖南大學文學系教授。是志于民國二十一年(19* 2)立局采訪,次年稿成,嗣后迭經增刪,至民國三十年刊行。正文記事自宋太平興國二年(97* ),止于清宣統三年(1911),謂《寧鄉縣志》;自民國元年至三十年元月止,則別為《寧鄉新志》,約10萬字,附于后。記民國以來是邑之黨務、選舉、官政、賦稅、財政、倉儲、教育、實業、兵備、災異,莫不纖細備述。(民國)《醴陵縣志》,陳鯤等修,劉謙主纂。謙為湖南省文獻委員會委員,字約真,邑人。與寧調元、劉師陶、傅熊湘等友善,詩詞唱和。曾主編《長沙日報》以反袁。是志為歷代所修醴陵縣志之上乘,體例嚴謹,立類新穎,材料取舍適當,紙張、印刷精美,可為民國湖南縣志之圭臬。正文分1* 門70目,記事止于民國三十六年(19* 7)。記明清起義軍在醴陵的活動,萍瀏醴革命起義,北伐軍經湘入鄂路經本邑的情況,均備載無遺。食貨志工商瓷業目,記本邑民間土瓷廠20處* * 廠,展現瓷鄉風貌,是研究醴瓷的重要資料。為適應現實需要,新設"大事記"、"教育志"、"氏族志"、"宗教志"等類。(民國)《慈利縣志》,田興奎修,吳恭亨纂。興奎,民國初年任慈利知縣。恭亨,字悔晦,號巖村,邑人。善詩能文,尤精于掌故。曾私纂(光緒)《慈利縣圖志》,"每篇必陳利害,寓褒貶"、"微文隱諷",致觸時忌,遭毀版結案。是志始修于民國六年(1917),因時局不靖而中斷,繼修于民國十年,翌年書成付梓。正文分1* 門* 0目,約20萬字。體例一改舊制,獨到務實;內容詳今略古,詳地略天,詳人略物。注重材料考核,補綴疏脫,匡繆糾誤,且文辭典雅,意簡言賅。另外還有(民國)《寧遠縣志》、《安鄉縣志初稿》亦各具特色。最為稱道的是許顯、修承浩纂修(民國)《沅陵縣志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承浩,字翰青,邑人,湖南省文獻委員會委員。早年與蔡鍔相識,結金蘭之誼。曾任云南省都督府秘書長,四川省政務廳長。后因感時局危艱,軍閥橫暴,民生涂炭,回鄉筑廬隱居。卻以花甲之年毅然受聘纂修沅陵縣志,是時兵荒馬亂,書院和各種公共場所都成了屯兵之處,為尋找一個可以安身修志之地,幾次"挾策抱牘,狼狽遷居",最后棲身寺廟一角,歷1年* 個月,于19* 1年* 月志稿竟成,因經費拮據,無法刻印面世,只得長期將志稿藏于家中。此稿本現藏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先生修志的執著和辛酸,令后人扼腕嘆息。鄉鎮志有黃紹瓊纂修的《湘陰縣高明鄉志》,紹瓊,邑人,業教育,曾任城步縣長。是志記事自清咸豐四年(1* * * )迄民國三十六年(19* 7),正文1* 章,分大事記、地理、水利、交通、營造、物產、生計、政治、財稅、禮俗、教育、氏族、選舉、人物、藝文、雜記等類,列類雖參照省、縣志,而脈落清晰,內容詳細具體,信實則書,疑罔則闕,成書約三萬七千字。"大事記"記清咸豐四年四月太平軍進入本鄉起,至民國三十四年(19* * )九月三日本鄉光復止,90余年中發生在本鄉,或涉及到本鄉之兵事、政法、人事關系等大事,對研究湘陰縣的歷史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志是已經發現的湘省第一部鄉鎮志。有關山水志、寺廟志等專志幾近于無,足可反映民國時期地方志事業之衰微。

* 、吉印通 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南地方志事業

19* * 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將編寫新方志列為"十二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的20個重點項目之一,隨即成立了地方志小組,組織和指導全國新修方志的工作。19* 7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決定新修《湖南省志》,指定謝華負責籌備。19* * 年* 月正式成立省志編纂委員會,程潛任主任,唐麟、謝華任副主任,委員* 0人。修志人員* 00多人,湖南省歷史考古研究所配有* 名專職人員從事編纂工作。同時,地(市)、自治州、縣也大都建立了修志機構。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 9年出版了《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記述》,19* 2年出版修訂本;19* 1年出版《湖南省志第二卷·地理志》(上),次年出版修訂本和《地理志》(下),這是全國各省省志中僅正式出版的兩種。19* 0年還油印出版了《湖南省志第五卷·交通志》,湖南省航運局編,工礦、衛生、文物、民族、宗教等志也寫出了部分初稿。《湖南省志》第一、二卷,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編,實際總纂是謝華。謝華在192* 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 1年回湘后,先后任省委統戰部部長兼省民委主任,省歷史考古研究所長兼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省志編委會副主任,是第一至第四屆省政協副主席。他是吉印通 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湖南地方志事業的先驅者、奠基人,為湖南地方志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省志編纂出版的同時,各縣、市也大多作了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有的還出了初稿,以鉛印或油印方式內部出版交流。用縣志編委會名義出版的有《解放十年》(《武岡縣志》首卷)、《麻陽縣解放十周年》、《大庸十年》(初稿)、《湘鄉縣志十八卷》等;其他是以市、縣委辦公室或宣傳部的名義編輯出版的,如《長沙解放十年》三章、《湘潭市解放十年》七卷、《衡陽市志第一卷》二篇、《衡南解放十年》七卷(初稿)、《常寧十年大事》(初稿)、《常德解放十年》(初稿)、《沅陵偉大十年》(初稿)、《懷化十年》三章、《新化概況》、《通道侗族自治縣概況》(初稿)、《新晃侗族自治縣概況》六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況》(初稿)、《吉首十年》、《十年巨變》(保靖)、《江華瑤自治縣概況》等。還內部出版了由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湖南省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合編的《土家族簡史簡志合編》,19* 9年1月油印本,同年* 月油印修訂稿,19* * 年* 月鉛印本。上述不少市、縣"十年"、"概況"之類,嚴格地講,都不能視為"縣(市)志",充其量可以稱作"志書"而已。19* * 年開始的第一次新修方志工作到"文化大革命"初期即被迫中斷,隨之機構解體。由于歷史的原因,這一次修志并沒有在全省范圍內廣泛地開展起來,也沒有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的足夠重視,但為下一次修志奠定了思想認識基礎。

197*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新編地方志工作正是適應這種需要應運而生,各地相繼恢復編修地方志工作,從* 0年代開始,全面掀起了修志高潮,盛世修志,志載盛世。197* 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決定重建省志編纂委員會,次年* 月新的省志編纂委員會成立,萬達任主任,周里、董志文、尚子錦、謝華、王馳任副主任,委員* 0人,后有所增減。辦公室設在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后改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在全國率先恢復修志工作。19* * 年* 月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改名為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由省社會科學院代管。修志工作是一個龐大的文化系統工程,要由本地區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才能眾手成志。省地方志編委會掛靠在省委宣傳部或省社科院,很多困難和問題都難以解決,必須由各級政府主持才會使修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志書即"官書",是存史、資治、服務當代、垂鑒后世的有特殊文化學術價值的地情書,是各級政府為官之"政"。因鑒于此,19* * 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 * 號文件,強調要求各級政府加強對本地區修志工作的領導。同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決定將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單列為省直正廳級事業單位,19* * 年1月獨立辦公,下設辦公室、省志編纂處、市縣志工作處、湖南年鑒編輯部(后改名湖南年鑒社)。同時調整了省地方志編委會領導成員,劉正任主任委員,專職副主任委員吳若虛。同年2月,省委、省人民政府召開全省地方志工作會議,* 月,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湘辦發[19* * ]21號文件頒發了《批轉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志編纂工作意見的報告'的通知》。會議的召開和文件的下發,促使市、縣級各級政府和省直各機關單位加強了對修志工作的領導,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編委會具體組織實施的修志格局,此后,修志工作在全省范圍內普遍地開展起來。1* 個地、州、市、10* 個縣(市、區)先后建立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承擔省志編纂任務的102個部、委、辦、廳、局亦相繼建立了省志編寫組。在推動全省范圍內三級修志的關鍵時期,吳若虛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推波助瀾,運籌帷幄,率先垂范,贏得了湖南省方志界的廣泛認同和尊重。1991年以后,湖南省地方志編委會組成人員又作過若干次調整,王克英、周伯華先后任主任委員,禹舜、胥亞、蔡四桂等先后任專職副主任委員,主持日常工作。199* 年* 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為努力實現國務院提出的2000年全國圓滿完成本屆修志任務的目標,以湘政辦函[199* ]1* 1號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縣人民政府、省直機關各單位"加強對地方志工作的領導"、"落實修志經費和穩定修志機構"、"搞好地情資料的收集和系統研究"。同年11月,省人民政府為貫徹全國地方志第二次工作會議精神,在長沙召開了全省第三次地方志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推進了全省修志工作向縱深發展。1999年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以湘辦發[1999]9* 號文件發出《關于續修省市縣三級志書的通知》,確定續志的下限到2000年,要求在200* 年前后完成任務。

19* * 年以來,全省有近萬人參加了修志工作,其中不少是離退休干部和教師。他們不慕名利,甘于淡泊,懷著對鄉土的摯愛,對歷史和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對地方志事業的執著和專注,艱辛而又清苦地工作著,或爬山涉水,調查訪問;或對浩如煙海的地方文獻進行爬梳整理,絕親朋之交,忘家室之業,為地方修志事業作出了無私的奉獻,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欽佩和尊敬的,他們的精神將和地方志永存。各級政府和部門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投入逾億元,保證了一部部志書編纂出版。歷經20年的修志工作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碩果累累。截至2000年12月,全省已正式出版省志分志70多部(見附表一:"湖南省志一覽表"),占計劃出版數的近百分之九十。省地方志編委會直接組織編纂的專志* 部,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出版社)于199* 年* 月出版了《南岳志》(譚岳生主編)、1997年10月出版了《岳陽樓志》(何培金主編)、199* 年* 月出版了《武陵源風景志》(廖振旅等主編),只有《洞庭湖志》尚未出版。有些專志是自發編纂的,如高中曉主編的《五雷山志》,湖南出版社199* 年9月出版,五雷山位于慈利縣東部,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地、州、市、縣(市、區)志,已基本出齊(見附表二:"湖南省地、市、縣志一覽表")。各地、州、市、縣還正式或內部出版了幾千部分志,僅省交通系統編纂出版省、地(州、市)、縣三級配套、水陸空三位一體的《湖南交通志叢書》72卷、12* * 萬字。桃源縣地方志編委會在"總志"出版之前,正式出版了* 9部分志。省地方志編委會編輯出版了《湖南地方志》雜志(原名《湖南地方志通訊》);《湖南省情系列叢書》,該"叢書"是省、地(市)、縣(市)三級志書的濃縮和補充,具有精煉、簡潔、攜帶方便、實用性強等特點;《湖南鄉鎮簡志》,分上、中、下三卷,按地、市收錄所屬縣市的鄉、鎮、街道辦事處,以及相當于鄉鎮的農、林、漁、牧場,每個條目1000字左右,內容包括地理位置,建制沿革、人口、耕地、經濟綜述、名優特產、教育、文化等方面。實際上,《湖南鄉鎮簡志》不如叫《湖南鄉鎮名錄》,倒還名副其實,1000字是無論如何也"志"不了一個鄉鎮歷史沿革、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情況的。在纂修省、地(市)、縣三級志書的同時,也出版了一批鄉鎮志,如沅陵縣在縣志修纂開始時,即確定出版《沅陵縣地方志叢書》* 0部,包括專業志、區鎮志。又如醴陵市《板杉區志》、《王仙區志》等;有些村,還出版了村志,如慈利縣蔣家坪鄉《長見村村志》,前有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記,正文分1* 章;廠礦志,如《株洲冶煉廠廠志》、《株洲電力機車工廠廠志》、《湖南省漣源鋼鐵廠志》、《湖南錳礦志(190* -19* * )》、《錫礦山銻礦志(19* 2-199* )》等;農場志,如《西洞庭湖農場志》(199* 年7月出版)、《西湖農場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月)、《湖南省賀家山原種場志》(黃山出版社,199* 年12月),這些志書都起著"主政、治場"之"鑒"的作用;醫院志,如《湖南省人民醫院院志(1912-199* )》等;學校志,如《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校志》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開始出版《三湘名校》叢書,是指一批創辦于20世紀初葉的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且辦學至今者,實際上是集中出版一批學校志,有的叫"校志",如《湖南省長沙師范學校校志(1912-1992)》,有的叫"校史",如《湖南省桃源師范學校校史(1912-1992)》。更有甚者,有公安局派出所出版"所志",如慈利縣《觀音橋派出所所志》,1* 萬字。纂修伊始還成了編纂委員會,下分收集、撰稿兩組,本著"詳今略古,再現歷史,以檔為據,口碑為輔。尊重客觀,不褒不貶,依項橫剖,縱橫史實。分章設節,按時記敘。以事系人,實事求是。"的編纂原則,1997年10月鉛印出版后即受到湖南方志界的好評。

總體上講,新編省、地、縣三級志書觀點正確,內容宏富,體例編排科學,類目設置合理,資料翔實可靠,行文規范流暢。特別是能全面地、實事求是地記述一個地、市、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又能重點突出,使之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點,如《韶山志》、《寧鄉縣志》、《汩羅市志》、《湘潭縣志》分別詳細地記載了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的革命歷程。《望城縣志》突破傳統框架,設專卷記述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和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的生動事實。《雙峰縣志》既歷史地、客觀地評價中國近代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曾國藩等湘軍將領,又突出地介紹了以蔡和森為代表的革命英雄人物。芷江是19* * 年* 月21日侵華日軍"洽降"之地,載入縣志從護封、圖照、序、概述、大事記、軍事、文化、人物、附錄等各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地方志》主編諸葛計說:"志書修纂者抓住最能代表本縣特色、又意義重大的這一內容,詳細記載,表現了他們的卓識和強烈的民族意識。僅此一項,就已奠定了本志在志林中的地位,具有了傳世的價值。"中國著名的方志學家傅振倫說"今瀏覽新修《芷江縣志》一過,經緯互持,縱橫并立","《芷江縣志》確是能繼承前人修志傳統,又能推陳出新者。"《衡陽郊區志》從郊區特點出發,將漁業、蔬菜、畜牧業獨立設篇,又注意選材力求精益求精,例如在漁烽房東工河捕撈章,選了當時廣為流行的一首歌謠:"漁民流浪,日畔長江。夜守孤舟,晚睡船板。曲身蹲倉,伸腰撒網。沿岸籌糧,盤腿吃飯。一年辛苦,喝盡齋湯。"生動逼真地反映了解放前漁民漂泊不定、流離失所的苦難生活。安鄉是"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縣志則濃墨重彩地記述了安鄉水利建設和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長沙縣志》重點記述了農村經濟的飛躍發展,反映出了長沙縣在糧食生產、鄉鎮企業總收入和肉類總產量進入全國百強縣的經濟風貌。瀏陽縣是聞名遐邇的"花炮之鄉",《花炮志》作為《瀏陽縣志》分志單獨出版。《常德地區志》、《郴州地區志》都將"煙草業"獨立設分志,縱述煙草業的發展變化歷程。通道侗族自治縣是個林業縣,少數民族自治縣,侗族人口占全縣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七十,《通道縣志》即把林業篇置于經濟諸篇之首;設民族專章,且在全書各章都突出反映民族特色。歷代舊志所忽略的生產活動、經營活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與變革,在新志中得到了普遍重視,人民群眾是新方志的主要角色,他們的創造精神和歷史功績得到系統反映。省、地、縣三級志書大幅度地增加經濟內容的記述,一般占全志篇幅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比較好地反映了新編志書以生產力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因此,本屆新修方志,整體質量上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其在湖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會經受住歷史的檢驗。在199* 年、1997年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評獎中,有省志分志《科學技術志》、《農業志》、《商業志》、《軍事志》和《沅陵縣志》、《耒陽市志》、《黔陽縣志》、《新晃縣志》、《韶山志》、《湘潭縣志》等10部獲得一等獎,《湖南省志·交通志》、《郴州地區志》、《新化縣志》等2* 部志書獲二等獎。還有一批質量上乘的志書由于出版時間錯位或其他原因未參加評獎。但也毋庸諱言,部分志書質量不高。志書的質量是志書的生命,高質量的志書必須有高質量的編寫隊伍。地方志是樸實、嚴謹、科學的資料性著述,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本地區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因而,編修地方志是一種學術性勞動,勞動價值是要經受歷史檢驗的。因此,要動員和集中一批專家、學者來從事這種勞動。其中關鍵的是總纂,要由確有真才實學又有組織協調能力、政策觀念強的專家擔任,才能保證志書的質量。歷代名志的主纂人,都是當時一流的學者。全省數以萬計的人投入方志編修,他們的思想、文化、專業、思維素質是參差不齊的,編寫出版的志書,其質量自然也會參差不齊,還會遇到各方面的干擾和影響,部分志書的質量更難以得到保證。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又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從源頭上做好志書質量的工作。在新修方志時,要注重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和考古新發現,不能妄信舊志資料,以免落入舊志的窠臼,有一個微觀上的例子很能說明這個問題:197* 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三幅古地圖,其中一幅是地形圖,繪的是漢初長沙國的南部,即今湘江上游瀟水流域一帶,圖例統一,主區畫得非常準確。此圖的出土,可以糾正(光緒)《湖南通志》、19* 1年出版的《湖南省志第一卷·地理志》(上)上關于泠道(今湖南寧遠東)、南平(今湖南藍山東)、舂陵(今湖南寧遠東北)三個縣位置的錯誤記載,見國內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在197* 年第* 期《文物》雜志上發表的《馬王堆漢墓出土地圖所說明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一文。199* 年出版的《藍山縣志》關于南平縣治羅列幾說,又用考古發掘的實物論證了譚先生認定故城南平縣治在古城、否定土橋墟之說的正確。199* 年出版的《寧遠縣志》關于故城"泠道"、"舂陵"縣一仍(光緒)《湖南通志》,即使縣志編修者不同意譚先生的觀點,也應存一家之言。

在地方志編纂過程中,省、地(市)、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逐漸成了本地區地方文獻信息中心,除了編纂地方志外,還開展了方志理論研究和志書資料的整理開發,并且著手為下一屆修志作資料準備,比如編纂"年鑒",年鑒是志書的資料庫,是為下一屆修志服務的,也是各級政府的編年史。省地方志編委會在19* * 年* 月創辦了《湖南年鑒》,199* 年改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省地方志編委會承編,把"年鑒"的編輯出版轉變成了政府行為,過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至2000年,《湖南年鑒》出版了1* 部,所設部類和分目由創刊時的1* 個部類、* * 個分目增加到* * 個部類、1* * 個分目,在內容上注意突出湖南的地方特色和年鑒特點。199* 年全國地方綜合年鑒首次評獎,《湖南年鑒》獲二等獎;1999年獲一等獎。不少市、縣和省直部門出版了綜合性年鑒和專業性年鑒,參見附表三:"湖南圖書館館藏年鑒一覽表"。還有些學校和廠礦出版了年鑒,如《中南工業大學年鑒》、《湖南大學年鑒》、《株洲電力機車廠年鑒》、《株洲車輛廠年鑒》等。由于市、縣綜合性年鑒和單位出版的年鑒大多是內部出版,收集困難,很難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統計數字。為了改善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的工作環境和志書資料的收藏條件,1999年10月湖南方志館開館。總之,吉印通 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湖南省地方志事業雖然有過曲折和反復,但總的來說,事業發展迅猛,成績斐然,把湖湘文化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

7、并非結束語

新一輪的修志已經開始,是上一輪修志的繼和延伸。可以預料,此次修志的任務和難度比上小,其規模更難以企及。但必須認真總結、分析排上次修志的成功和失誤,揚長避短,使這次修志更扎實、更加健康地向縱深發展。首先仍然是提高識,志書即官書、史書,要本著對歷史、對子孫后代責的精神去修。其次是遴選修志人員,特別是“修”,一流的人才才能編得出一流的志書。第三,有經費保證。“附表二”中可以發現,各市、縣方志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令人深感悲哀。無外乎是哪出版社要價低就在哪家出,難道不可以省些吃喝出志書嗎!統一評審是必要的,也最好由一家出社統一規劃出版,方可保證志書的質量。

湖南地方志是一部厚重的書,更是一部厚重的史,其史料價值是其他文獻無以望其項背的。我們不僅要修志,更要用志,要切實加強對湖南地方志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其社會價值,使這顆燦爛的明珠在湖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更加光彩奪目。

參考文獻:

1.黎錦熙等.方志學兩種.長沙:岳麓書社,19* *

2.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上海:吉印通 書局,19* 2

* .湖南圖書館.湖南圖書館館藏地方志目錄.長沙:該館,19* *

* .湖南省文獻委員會.湖南文獻匯編.長沙:該會,19* *

* .金恩輝.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臺北:漢美圖書吉印通 ,199*

* .黃葦.方志論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 *

7.周迅.中國的地方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9*

* .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論地方志.長沙:該會,199*

9.鄒華享.湖南資料手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

10.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

11.《湖南地方志》(原名《湖南地方志通訊》).19* * 年-1997年、2000年各期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 消息: 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 上海公司宣傳冊印刷公司|上海企業畫冊印刷廠家

    上海公司宣傳冊印刷公司|上海企業畫冊印刷廠家

      “每月保底工資*000元,綜合收入可達萬元以上……”如果你以為這類高薪工作現在還是博士和碩士生的專利,那你就落伍了。目前,不少技術性崗位的需求已出現“井噴”,就算是學歷不高的農民工,只要技術在手,也能成為月入上萬的“打工皇帝”。  小...

    2023-05-08 76

  • 用什么軟件制作照片書?

    用什么軟件制作照片書?

    「Cleen」,既是一款用簡單操作代替繁瑣流程的照片整理工具,又是一款實體照片書制作平臺照片書。既能夠讓我們愉悅的享受釋放內存的過程,又能夠在幾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一本精致實體影集的制作,結合現代技術與原始習慣,幫我們留下最珍貴的回...

    2021-09-04 755

  • 1kg等于多少斤?

    1kg等于多少斤?

    1千克等于2斤,數學表示:1千克(kg)=1公斤(kg)=2斤(500g)在生活學習中,千克與公斤是同一單位只不過叫法不同1kg等于多少斤。公斤的叫法更常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千克適用于學習或科研領域1kg等于多少斤。1千克=...

    2021-08-22 5676

  • 租賃打印機與購買打印機哪個更劃算?

    租賃打印機與購買打印機哪個更劃算?

    ?主要看您的實際的需求了,一般來說租賃會比直接購買便宜很多,打印的數量越多的話,相對來說會更加的省錢,租賃的價格一般情況下是購買的幾十分之一,后續的耗材和維修費用直接是租賃商負責,公司也不需要承擔物品的折舊費用打印機。??假...

    2021-08-20 1747

  • 做紙箱用什么紙最好?

    做紙箱用什么紙最好?

    包裝箱材質選擇:紙質標準從高到底分為牛皮紙、A、B、C、D級,瓦楞紙分為A、B、C、D級紙箱選用什么紙張印刷。紙張克重一般是:每平方米的質量為350g~110g。紙質和克重高包裝箱的強度就越高。紙質標準越高、克重越大、層...

    2021-06-09 1324

  • CDR里怎么把圖片摳出來?

    CDR里怎么把圖片摳出來?

    1、用形狀(節點)工具先將要摳出的圖裁剪;2、點擊此圖片cdr怎么導出圖片,右鍵選擇“描繪位圖”,進入CORELTRACE;3、在“描圖”菜單下自己選擇合適的選項cdr怎么導出圖片,執行命令后在“文件”菜單下“保存描...

    2021-04-25 12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性色黄大片手机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中国老太婆xxxx|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女人三a级毛片视频|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日韩av影院在线观看| 老汉色av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把插八插露脸对白内射|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国少妇内射xxxx狠干| 色宅男看片午夜大片啪啪|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午夜福利1000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