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位于門源縣城西南方向,東北距浩門鎮*0公里海北。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米,東西寬***米。設東、南、西三門,門分內外兩道,外門寬*米,基寬10米,頂寬*.*米。城下置有壕溝,深1.*米。城墻高1*米,基寬*.7米,頂寬*.*米。古城有腰樓2座,馬面*個。199*年12月22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大通縣志》記載:“永安城距縣城210里海北。居北大通之西北,張掖之東南,東倚雪山,西藩俄博(峨堡)。 沙金復圍其后,察汗俄博繞其前。亦邑中咽喉右臂之區也。"
古城是清雍正年間著名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為了鎮壓羅ト藏丹津反清興建的兵營海北。羅卜藏丹津是清王朝統治時期駐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領,公元172*年羅ト藏丹津因不滿清政府的統治起兵叛亂,雍正皇帝派年羹堯前來平叛。沒用多少時間,叛亂平息,羅ト藏丹津帶領丟盔棄甲的殘部逃亡新疆,青海歸于安定。
為永遠穩定西北邊境,繁榮西部經濟,年羹堯在甘肅、青海的咽喉之地門源和大通分別修筑了大通衛城、永安營城、白塔營城*座城池,并在城中屯兵安營,日夜守護甘青門戶海北。此后,公元72*年到192*年間,這里商賈云集,成為繁華的商貿重鎮,也是清王朝駐守青海的重兵之地。
古城東南是九道嶺,嶺上有伊斯蘭教拱北海北。城西是西鳳山,山頭有烽火臺,山中有山洞*個,俗稱仙人洞,相傳是當年道人們的修身之地。城北所依的是云山霧罩、蒼茫無際的祁連山。
清光緒年間,門源屬大通縣,當時有個縣令叫賈勛,他喜歡五言詩,有一次他到門源檢查工作,寫下一首名為《從北大通至永安城》的詩,贊美了從浩門鎮到永安城所見的風光物產:“一出紅山堡,荒涼野井添海北。獵場沙草亂,牧地雪花粘。田鼠蹤馳迅,山羊角挺尖。刀旗光耀處,壁壘想森嚴。”詩中提到的北大通,就是縣城所在地浩門鎮。清雍正時,浩門鎮曾設過大通衛,后來,大通衛遷到了今天大通縣的毛伯勝,浩門鎮就改稱北大通了,紅山堡在青石嘴西北。森嚴的壁壘,指的就是永安城。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人稱“尕司令”的馬仲英圍攻河州兵敗,西竄途中因血屠湟源縣城,被國民軍追剿,為躲避剿殺,馬仲英率部經大通縣黑林臥馬過達坂山出雪水溝(今蘇吉灘扎麻圖)海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正月十五日左右,馬仲英占掠永安城,大肆劫掠燒殺后出扁都口逃往河西。從此,永安城成為一座空城。
永安城不但是門源縣,也是青海省迄今為止所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海北。近年來,許多影視劇組曾選此城拍攝外景,拍攝了許多電視電影。海北文物電視連續劇《格薩爾王》的一部分外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據傳,曾有人在這里看到過海市蜃樓,幻境中,一隊穿甲戴盔的人馬在激烈廝殺,難解難分海北。
你好海北,我叫海北,這是我的名片!
海北州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通告
有獎征文啟事
短視頻征集公告
來源/海北新媒
責編/寬珍措
監制/智華堅贊 總監制/劉增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海北,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
點亮在看